《準台北人》陳又津,2015
作者陳又津的父親是老榮民,58歲才生下她,而她的母親是印尼客家華僑,在印尼排華大爆動的時候逃來台灣。陳又津是外省第二代,也是新移民第二代。她在這本《準台北人》裡,用書寫追溯父母親那一代的移民歷史,也記錄下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自己。
作者的父親是大家口中「撿破爛的」,家中堆滿了用不到的垃圾,她在書中說她自己也是「撿破爛的」,用文字撿拾記憶中的看似沒用的垃圾。這本書的前半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後半則是她對「新移民第二代」的訪談記錄,受訪者的背景都像作者一樣,父親是老榮民,母親則是東南亞移民。
這些人與白先勇筆下的「台北人」有很大的差別,白先勇自己是將軍之子,他所看到的是在燈紅酒綠中的落難貴族。而陳又津筆下的「準台北人」是一群從海上逃難而來、在社會邊緣的夾縫中努力活著的人們。故事裡沒有探討嚴肅的國家認同議題,沒有訴諸悲情的文字,也沒有過多政治化的意識形態,作者就是如實地記錄新移民二代的生活。
我個人很喜歡陳又津這樣講故事的方法。台灣社會對「新移民第二代」普遍存在著歧視與偏見,而這樣的訪談讓我們看見這些新二代其實跟我們沒什麼不同,他們求的也只是穩定安全的生活。其實在台灣生活著的每一個族群,在歷史的某一個片段裡,也都曾經是「新移民」(就地質年代來說,根本是微忽其微的一段)。這造就了台灣多元的種族文化,我們彼此之間沒有誰比誰優越,也不可能只有一種台灣意識。
作者陳又津的父親是老榮民,58歲才生下她,而她的母親是印尼客家華僑,在印尼排華大爆動的時候逃來台灣。陳又津是外省第二代,也是新移民第二代。她在這本《準台北人》裡,用書寫追溯父母親那一代的移民歷史,也記錄下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自己。
作者的父親是大家口中「撿破爛的」,家中堆滿了用不到的垃圾,她在書中說她自己也是「撿破爛的」,用文字撿拾記憶中的看似沒用的垃圾。這本書的前半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後半則是她對「新移民第二代」的訪談記錄,受訪者的背景都像作者一樣,父親是老榮民,母親則是東南亞移民。
這些人與白先勇筆下的「台北人」有很大的差別,白先勇自己是將軍之子,他所看到的是在燈紅酒綠中的落難貴族。而陳又津筆下的「準台北人」是一群從海上逃難而來、在社會邊緣的夾縫中努力活著的人們。故事裡沒有探討嚴肅的國家認同議題,沒有訴諸悲情的文字,也沒有過多政治化的意識形態,作者就是如實地記錄新移民二代的生活。
我個人很喜歡陳又津這樣講故事的方法。台灣社會對「新移民第二代」普遍存在著歧視與偏見,而這樣的訪談讓我們看見這些新二代其實跟我們沒什麼不同,他們求的也只是穩定安全的生活。其實在台灣生活著的每一個族群,在歷史的某一個片段裡,也都曾經是「新移民」(就地質年代來說,根本是微忽其微的一段)。這造就了台灣多元的種族文化,我們彼此之間沒有誰比誰優越,也不可能只有一種台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