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不是只有可愛而已,嚴肅的人權議題也可以經由繪本來學習。
《希望小提琴》白色恐怖的受害者的故事
《The Wall》共產集權的鐵幕裡的生活
《當顏色被禁止的時候》不准有藍綠的地方
《Freedom Over Me》在那個販賣奴隸的年代
《艾瑪・媽媽》外籍移工的人權
《We Are Family》婚姻平權,多元成家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小孩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希望小提琴》幸佳慧著,蔡達源繪,2012
這是極權政治受害者陳孟和先生的故事,他在228事件爆發的隔年1948年被特務抓去關了七個月。出獄後沒多久,在1952年,又因為國民黨的白色恐怖被抓去綠島關了15年。書中除了描繪政治犯在緣島的艱苦生活之外,也講述了陳孟和先生看書自學,手製小提琴送給他的外甥女當禮物的感人故事。這股為了做出小提琴的意志,就是支撐陳孟和先生在綠島度過冤獄15年的精神力量。
《The Wall》by Peter Sís, 2007
作者Peter Sís 是在紅色鐵幕裡長大的,他在這本繪本裡,仔細的描繪了他在共產集權統治下所經歷的生活:集體被洗腦的學校教育、和隨時隨地被監聽的恐懼。下面的圖中,他展開彩色的翅膀騎著腳踏車飛向自由世界,畫出了他想逃離那個不自由的國度的渴望。我們身在鐵幕之外,可以把那樣荒謬的生活看得很清楚,然而鐵幕內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具夠的勇氣說出實話。
《當顏色被禁止的時候》
written by Monika Feth, illustrated by Antoni Boratynski, 林素蘭譯,2002
這裡曾是個充滿五顏六色的城市,老市長非常和藹可親,鼓勵大家使用各種顏色表達自己。但新市長上任後,禁止人民使用各種顏色,他利用人民的稅金為自己打造華麗的城堡,並且把五彩繽紛的世界視為自己專屬的美麗。這個城市的人民該如何在無彩的世界生活下去呢?
《Freedom Over Me》by Ashley Bryan, 2016
這本繪本源起於一張真實的黑奴價目單,上面羅列了每個待售的奴隸的年紀與價格。翻開每一個跨頁,左邊是待售奴隸的大頭像與價格,右邊則寫著他/她的夢想。這樣的衝突感,讓人讀起來格外的難受,生活在21世紀的我,完全無法想像在那個販賣奴隸的年代,用金錢來估量人類的價值竟然是這麼平常的事。
《艾瑪・媽媽》by 孫心瑜, 2018
艾瑪是家裡的外籍看護,她離開她心愛的孩子遠赴異鄉工作,是為了給他的孩子更好的生活。她在台灣的僱主家中,不但要幫忙照顧老太太,照顧小孩,還要打理家中的大小事。繪本中的小孩從頭到尾叫著媽媽,媽媽都推說她沒空,去找艾瑪。艾瑪努力地工作照顧別人的小孩,卻無法陪在自己的孩子身邊,讓身為媽媽的我看了心很痛。台灣有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無止境的壓榨外籍移工,對於改善外籍移工的工作環境與權利,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We Are Family》
written by Patricia Hegarty, illustrated by Ryan Wheatcroft, 2017
十個不同的家庭,一樣的愛。不論你的家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兩個爸爸、或是兩個媽媽,對家人的愛是沒有差別的。在這繪本裡的每一個跨頁,畫的都是家庭生活中會發生的平凡事件:一起吃飯、一起去玩、一起看電影、小狗不見了、家人受傷了,作者把十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同時呈現在一個畫面裡,很巧妙地傳達了「愛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應該有權利享有組成家庭的權利」。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written by Alain Serres, illustrated by Aurélia Fronty, translated by Helen Mixter, 2009. 陳怡潔譯
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公約的目的是希望地球上的所有孩子都能安全健康的長大。這本繪本以孩子的角度,用簡捷易懂的文字和圖書來描述孩子應有的基本權利:免於挨餓的權利、居住的權利、得到良好醫療照護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免於暴力的權利、呼吸純淨空氣的權利等等。這本書全世界的大人都應該讀,善待小孩,就是給這個世界的未來多一些美好的希望。
《希望小提琴》白色恐怖的受害者的故事
《The Wall》共產集權的鐵幕裡的生活
《當顏色被禁止的時候》不准有藍綠的地方
《Freedom Over Me》在那個販賣奴隸的年代
《艾瑪・媽媽》外籍移工的人權
《We Are Family》婚姻平權,多元成家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小孩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希望小提琴》幸佳慧著,蔡達源繪,2012
這是極權政治受害者陳孟和先生的故事,他在228事件爆發的隔年1948年被特務抓去關了七個月。出獄後沒多久,在1952年,又因為國民黨的白色恐怖被抓去綠島關了15年。書中除了描繪政治犯在緣島的艱苦生活之外,也講述了陳孟和先生看書自學,手製小提琴送給他的外甥女當禮物的感人故事。這股為了做出小提琴的意志,就是支撐陳孟和先生在綠島度過冤獄15年的精神力量。
《The Wall》by Peter Sís, 2007
作者Peter Sís 是在紅色鐵幕裡長大的,他在這本繪本裡,仔細的描繪了他在共產集權統治下所經歷的生活:集體被洗腦的學校教育、和隨時隨地被監聽的恐懼。下面的圖中,他展開彩色的翅膀騎著腳踏車飛向自由世界,畫出了他想逃離那個不自由的國度的渴望。我們身在鐵幕之外,可以把那樣荒謬的生活看得很清楚,然而鐵幕內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具夠的勇氣說出實話。
《當顏色被禁止的時候》
written by Monika Feth, illustrated by Antoni Boratynski, 林素蘭譯,2002
這裡曾是個充滿五顏六色的城市,老市長非常和藹可親,鼓勵大家使用各種顏色表達自己。但新市長上任後,禁止人民使用各種顏色,他利用人民的稅金為自己打造華麗的城堡,並且把五彩繽紛的世界視為自己專屬的美麗。這個城市的人民該如何在無彩的世界生活下去呢?
《Freedom Over Me》by Ashley Bryan, 2016
這本繪本源起於一張真實的黑奴價目單,上面羅列了每個待售的奴隸的年紀與價格。翻開每一個跨頁,左邊是待售奴隸的大頭像與價格,右邊則寫著他/她的夢想。這樣的衝突感,讓人讀起來格外的難受,生活在21世紀的我,完全無法想像在那個販賣奴隸的年代,用金錢來估量人類的價值竟然是這麼平常的事。
《艾瑪・媽媽》by 孫心瑜, 2018
艾瑪是家裡的外籍看護,她離開她心愛的孩子遠赴異鄉工作,是為了給他的孩子更好的生活。她在台灣的僱主家中,不但要幫忙照顧老太太,照顧小孩,還要打理家中的大小事。繪本中的小孩從頭到尾叫著媽媽,媽媽都推說她沒空,去找艾瑪。艾瑪努力地工作照顧別人的小孩,卻無法陪在自己的孩子身邊,讓身為媽媽的我看了心很痛。台灣有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無止境的壓榨外籍移工,對於改善外籍移工的工作環境與權利,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We Are Family》
written by Patricia Hegarty, illustrated by Ryan Wheatcroft, 2017
十個不同的家庭,一樣的愛。不論你的家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兩個爸爸、或是兩個媽媽,對家人的愛是沒有差別的。在這繪本裡的每一個跨頁,畫的都是家庭生活中會發生的平凡事件:一起吃飯、一起去玩、一起看電影、小狗不見了、家人受傷了,作者把十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同時呈現在一個畫面裡,很巧妙地傳達了「愛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應該有權利享有組成家庭的權利」。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written by Alain Serres, illustrated by Aurélia Fronty, translated by Helen Mixter, 2009. 陳怡潔譯
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公約的目的是希望地球上的所有孩子都能安全健康的長大。這本繪本以孩子的角度,用簡捷易懂的文字和圖書來描述孩子應有的基本權利:免於挨餓的權利、居住的權利、得到良好醫療照護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免於暴力的權利、呼吸純淨空氣的權利等等。這本書全世界的大人都應該讀,善待小孩,就是給這個世界的未來多一些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