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a's Story》written by Ruth Vander Zee, illustrated by Roberto Innocenti, 張琰譯, 2004
這本繪本是一個猶太嬰兒被父母丟出火車外而生存下來的真實故事。作者1955年去德國旅行的時候,遇到了這個被丟出火車外的嬰兒,她名叫Erika,這時她已經是個成年人了。雖然事發的當下她還只是個嬰兒,但她總是想像著在前往集中營的列車上,擁擠惡臭又充滿了焦慮與死亡的氛圍,他的父母是如何知道這輛火車其實是台死亡列車?他們在知道事實後,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與勇氣將她丟出車外?她能想像她的父母是多麼的掙扎與絕望。
《Rose Blanche》by Roberto Innocenti and Christophe Gallaz, 1983
Rose Blanche 是生長在一個德國小鎮上的小女孩。某天鎮上來了坦克與載滿士兵的卡車,在街道上製造了噪音與難聞汽油味。小女孩看到這些士兵在鎮上抓了一些孩童上卡車,她跟著卡車走到的森林裡,發現了一面充電的鐵絲網,在鐵絲網後面是很多看起來很飢餓的小孩。小女孩從那天起,每天放學都先回家偷偷地拿一些食物,再跑到森林裡的鐵絲網旁邊把這些食物給裡面的小孩吃。直到有一天,戰爭結束了,Rose 再次走到倒塌的鐵絲網邊,放上一朵小藍花……。
《班雅明先生的神秘行李箱》by 張蓓瑜,2017
班雅明先生是一個德國哲學家,他在二戰時為了逃離納粹的追捕,想要走山路逃離納粹德國。有一位費特可太太一直在幫忙這些猶太人,她教導著他們身著輕裝以便走山路通過邊境。班雅明先生堅持帶著他的行李箱,但他的行李箱太大了,結果當他來到邊境的時候,他被拒絕通過。班雅明先生只好往回走,自此之後他就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看過他。一直到現在,沒有人知道班雅明先生的行李箱到底放了些什麼重要的東西。
《Hedy's Journey 海蒂的逃離旅程》written by Michelle Bisson, illustrated by El primo Ramón, 陳如翎譯,2018
這是女孩海蒂在二戰期間獨自從匈牙利,穿越歐洲,到葡萄牙里斯本坐上難民船,逃到美國的真實故事。海蒂因為長得不像猶太人,所以在邊界被納粹盤查的時候不會被認出來,而且她家裡還蠻有錢的,所以可以坐飛機逃亡,而且還有足夠的錢可以賄賂賣船票的人。她的逃離過程算是比其他的猶太人幸運許多。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海蒂的女兒,她一直到了小學學到納粹大屠殺,震驚之下才問母親是不是真有其事。這本書是她聽了母親的故事後寫下來的。
《Wall》by Tom Clohosy Cole, 2014
當柏林圍牆築起,它阻隔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朋友、愛人、父母,和孩子,很多人因為想從東邊逃離到西邊而喪命。書中描繪了一個因這座牆而分離的家庭,家中的爸爸被獨自隔離在西柏林,小男孩因為太想念爸爸了,他決定不論多艱難都要讓家人再聚在一起,所以他偷偷地挖了一個地道,和媽媽妹妹一起逃離東柏林,到牆的另一邊找爸爸。這本書是作者依據很多成功逃離東柏林的人的故事寫下來的作品。
《The Wall》written by Eve Bunting, illustrated by Ronald Himler, 1990
這道牆,是爺爺的牆。這道牆上列滿了在越戰中喪失生命的人的名字,包括爺爺的名字。小男孩和爸爸在牆邊找尋著爺爺的名字,走著走著,遇到了思念同袍的軍人,想念兒子的父母親,跟著爺爺來悼念爸爸的男孩,還有來參加學校教學活動的學生。他們在牆邊放了鮮花,禮物,還有寫給亡者的信。這是一個表彰榮譽的地方,但小男孩寧願爺爺不是在這道牆上,而是真正的在他的身邊。
《戰火中的孩子》by 岩崎知弘,林真美譯,1973 初版。
這本繪本是岩崎知弘在1973年所出版的作品,是她為了越戰中失去父母、失去生命的孩子而畫的,她想透過這些畫傳達她反戰、愛好和平、與關愛孩子的心情。書中我最喜觀的一幅畫叫《 火焰中的母與子》,日文是《焔のなかの母と子》。畫中的媽媽警戒地盯著後方撲上來的火焰,而她的手臂則是用力的摟著孩子,但是她懷裡的小孩卻十分的安然自在的抱著媽媽。這張畫所表達的情緒非常強烈,不需用多餘的文字,讀者就可以感受到那即將來臨的殘酷。
可惜的是,這本書的中文版翻譯得非常糟糕,《焔のなかの母と子》這幅畫竟然被譯成《和母親一同被燒死的小男孩》,這樣粗魯的文字讓整本書深遠的意境消失殆盡。我是在松本猛先生 (岩崎知弘的兒子) 的講座上,聽到游珮芸教授恰到好處的翻譯,才發覺原來《戰火中的孩子》這本書的原文非常簡捷內斂而且充滿張力。
《The Journey》by Francesca Sanna, 2016
這是一本從孩子的視角去描繪難民議題的繪本。孩子的爸爸被戰爭帶走了,媽媽想帶著孩子們偷偷跨過邊界,逃到海洋的另一邊,一個不再讓他們害怕的地方。他們在黑暗的森林中躲避著警衛,最後坐上了難民的偷渡船,他們以為跨過了海洋,他們就安全了。但是,他們面對的是遠超過他們想像的險惡的海洋……。
這個故事是作者在義大利的某個難民營裡,聽到兩個女孩的經歷後寫下來的,這兩個女孩很幸運的跟家人安全地跨過了海洋,但是有多少孩子從此消失在大海上。這是一本很沉重的繪本,我腦海中一直浮現那個趴在海灘上的三歲男童遺體。
《The Day War Came》written by Nicola Davies, illustrated by Rebecca Cobb, 2018
戰爭來的那一天早上,窗上的花依舊開著,爸爸為我的小弟弟唱著歌,而媽媽為我做了早餐並送我到學校。那天早上我在學校學了好多東西,午餐過後,戰爭就來了……我全身是血,孤單一個人不停地跑著,先坐上卡車再坐上船,我來到另一個城市,我走進學校裡問老師我可不可以上課,老師拒絕了…他說這裡沒有多的椅子,沒有我的位置。
這個故事是根據英國某報紙上的一張畫「empty chair 」而來的. 這個事件起因於2016年的時候,英國拒絕為3000個難民小孩提供避難所,而這張「empty chair 」則是畫家以此來控訴英國政府拒絕難民小孩進入學校的政策。這個「empty chair 」是事件也引發了後續的「3000 chairs」聲援活動,下面是這個活動網頁,裡面有3000張象徵著歡迎難民的椅子:
https://www.theguardian.com/childrens-books-site/gallery/2016/may/03/3000chairs-empty-chairs-of-syrian-refug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