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回來以後》

《回來以後》郝譽翔著,2013


 這是本旅記,但記是不是景,而是人。郝譽翔的旅行記憶是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連結起來的,缺乏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她旅行就變得沒有記憶點了。就像她自己書中描述的,日本是她造訪最多次的國家,卻反而無文字可記,因為她幾乎不曾在日本遇過讓她印象深刻的人,她認為這跟日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大多數日本人都低調含蓄,鮮少主動與陌生人交流。

她滿懷著的文明世界的同情心,踏入西藏、雲南、印度、不丹、和柬埔寨。看著這些旅遊地點,你會以為她是個喜愛體驗旅程中的各種冒險與刺激的人,是個能夠在各種不同層級的生活文化下怡然自得的人。但是看她的文字對旅程的描述,不是充滿著抱怨,就是滿腔的憂鬱與孤寂。她說她喜愛旅行,卻在她的文字中完全感受不到旅行的樂趣。

在這本書中,世界的樣貌在郝譽翔的眼裡都蒙上一層莫名其妙的哀愁:藍色的海是憂鬱,黑夜滿是孤寂的哀愁,雨水變成悲戚的淚水,連少數民族的單純知足安樂,在她的同情心氾濫下都變得鬱鬱寡歡,其實看多了會覺得有些匠氣。

不過我想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總是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會。郝譽翔當媽媽以前的旅記《回來以後》,跟當媽媽後帶著孩子一起旅行的旅記《和妳直到涯海角》很大的差異。當媽媽以後的旅記就是充滿著實實在在的生活感,不再有那些虛無飄渺的憂鬱與孤寂。

— — —

我的人生自從踏入科學的世界之後,就很難再看得進這類散文,常常看沒兩句心裡就會os:「這句話不合邏輯啊!」,「地震就是板塊運動的現象,地球那有什麼生氣還是高興啊?」,「天空藍就是光的散射現象,那來的孤寂與憂愁啊?」。我也很喜歡觀察大自然的各種美麗,但我不是會把自己的情緒放進自然現象裡面的人。

不過現在的我,正重新學習用新的角度來看待文學,基本上,大部分的文學是不能用科學去閱讀的,我也盡可能的不帶著理性與邏輯去評斷。它就像一件藝術品,可以把人的情緒的無盡地誇大,可以把人對生活的體會用文字抽象化,讓自然景象隨著人的意識恣意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