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the Mixed-Up Files of Mrs. Basil E. Frankweiler》by E. L. Konigsburg, 1967
Claudia 精心策畫了一場離家出走的計畫,她希望她的逃脫計畫是舒適且優雅的,所以她選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做為藏身的地點,白天她可以加入學生導覽團學點東西。她還選了弟弟 Jamie 當她的伙伴,因為她知道 Jamie 是她三個弟弟裡面最有錢的,而且他對錢精打細算,這對他們每天吃飯和交通的花費會很有幫助。
Claudia 和弟弟藏身在大都會博物館裡的計畫非常完美,他們把警衛出現的時間調查的很精準,晚上睡在博物館展出的宮庭豪華床墊上,偶爾用噴泉的水洗澡,白天他們則在博物館裡參加導覽。
有一天在一個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導覽中,他們看見了一個天使雕像,兩個人都深深地被這個雕像吸引,於是他們到圖書館去調查這個雕像的資訊。這個雕像是博物館花了僅僅225美元在拍賣上買的,但是很多學者都相信這個雕像是來自於470年前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Claudia 和弟弟對解開這個迷團興致勃勃,Claudia 認為如果他們可以查出真相,就可以為他們的離家出走畫下完美句點。
他們閱讀了很多跟文藝復興時期相關的書,調查了很多可能的線索,但最後卻發現他們興奮找出來的線索早已經被很多專家學者研究過了,他們還需要更多的証據來証明雕像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Claudia 和弟弟在失望之餘,想到還有一個人他們可以去問,就是拍賣雕象的人 Mrs. Basil E. Frankweiler。
他們沒頭沒腦的衝去 Mrs. Basil E. Frankweiler 的家按電鈴,接著展開了一場孤僻老人與兩個小孩的機智問答,老人與小孩做了個可以同時滿足雙方需求的交易,這也是我覺得這本書最精采的地方,想知道天使雕像的真正身世就來看看書吧。
— — —
書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對話,Jamie 問姊姊 Claudia 會不會想家,姊姊說不太會,他們討論起為什麼他們竟然都不會想家,Claudia 說了一句讓我心驚的話:「 我們沒有想家,絕對是父母親的錯!」我從十五歲離開家去外地念書到現在,我幾乎沒有過 homesick,獨立的小孩的背後其實有很多眼淚。我真切的希望我的小孩以後不會有我這樣的經歷。
書中還有一段老人與小孩的對話我覺得非常有哲理,同時也解開了我讀郝譽翔《回來以後》時的疑惑:為什麼有人可以不停地對旅行的過程充滿怨念卻還是不斷地旅行?老人說 Claudia 策畫了一場完美的離家出走,她並不是真的想冒險,她其實比較喜歡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她並不享受冒險的過程,她只是認為冒險可以讓她變得有所不同,讓她對她自己的存在更有安全感。
#1968紐伯瑞文學獎
Claudia 精心策畫了一場離家出走的計畫,她希望她的逃脫計畫是舒適且優雅的,所以她選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做為藏身的地點,白天她可以加入學生導覽團學點東西。她還選了弟弟 Jamie 當她的伙伴,因為她知道 Jamie 是她三個弟弟裡面最有錢的,而且他對錢精打細算,這對他們每天吃飯和交通的花費會很有幫助。
Claudia 和弟弟藏身在大都會博物館裡的計畫非常完美,他們把警衛出現的時間調查的很精準,晚上睡在博物館展出的宮庭豪華床墊上,偶爾用噴泉的水洗澡,白天他們則在博物館裡參加導覽。
有一天在一個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導覽中,他們看見了一個天使雕像,兩個人都深深地被這個雕像吸引,於是他們到圖書館去調查這個雕像的資訊。這個雕像是博物館花了僅僅225美元在拍賣上買的,但是很多學者都相信這個雕像是來自於470年前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Claudia 和弟弟對解開這個迷團興致勃勃,Claudia 認為如果他們可以查出真相,就可以為他們的離家出走畫下完美句點。
他們閱讀了很多跟文藝復興時期相關的書,調查了很多可能的線索,但最後卻發現他們興奮找出來的線索早已經被很多專家學者研究過了,他們還需要更多的証據來証明雕像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Claudia 和弟弟在失望之餘,想到還有一個人他們可以去問,就是拍賣雕象的人 Mrs. Basil E. Frankweiler。
他們沒頭沒腦的衝去 Mrs. Basil E. Frankweiler 的家按電鈴,接著展開了一場孤僻老人與兩個小孩的機智問答,老人與小孩做了個可以同時滿足雙方需求的交易,這也是我覺得這本書最精采的地方,想知道天使雕像的真正身世就來看看書吧。
— — —
書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對話,Jamie 問姊姊 Claudia 會不會想家,姊姊說不太會,他們討論起為什麼他們竟然都不會想家,Claudia 說了一句讓我心驚的話:「 我們沒有想家,絕對是父母親的錯!」我從十五歲離開家去外地念書到現在,我幾乎沒有過 homesick,獨立的小孩的背後其實有很多眼淚。我真切的希望我的小孩以後不會有我這樣的經歷。
書中還有一段老人與小孩的對話我覺得非常有哲理,同時也解開了我讀郝譽翔《回來以後》時的疑惑:為什麼有人可以不停地對旅行的過程充滿怨念卻還是不斷地旅行?老人說 Claudia 策畫了一場完美的離家出走,她並不是真的想冒險,她其實比較喜歡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她並不享受冒險的過程,她只是認為冒險可以讓她變得有所不同,讓她對她自己的存在更有安全感。
#1968紐伯瑞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