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寵兒》

《寵兒》作者:童妮.摩里森,譯者: 何文敬,2003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7)


今年八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在紐約病逝,我把她的小說《寵兒》又再拿出來重看了一遍。這本號稱是摩里森最複雜難懂的小說,小時候的我看得一頭霧水,但現在我似乎已經能體會書評們說的 ”It’s so painfully beautiful!”

《寵兒》的故事源自於一則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報導:在1851年,有位女性黑奴從美國南方的農莊逃走,她帶著四個小孩逃到北方的小鎮。後來,農莊主人帶著人馬追到北方想把她和孩子抓回去,她為了不讓孩子們遭受到奴隸制度的迫害 (那是比死還不如的虐待!),所以就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骨肉。

這本書以魔幻的手法開場:一棟被嬰靈所纏繞的陰宅,和一對住在裡面與外界隔絕且拒絕幫助的母女。有一天,一個扛著過去而來男人走進宅院裡,他感到強大的邪靈在屋裡肆虐,房子的女主人卻冷靜的說:「它並不邪惡,只是悲傷。」男人把嬰靈趕走,住了下來,但嬰靈卻附身另一個年輕女黑人身上,再度回到房子裡來。

原本陰氣沉沉的房子裡,似乎因為新住戶的加入而多了一些笑聲與幸福。但隨之而來的男人與女人的過去,也肆無忌憚的展開。他們所經歷過的強暴、殺嬰、鞭打、砍斷手腳、活烤黑奴,所有象徵奴隸制度下的殘暴事實,在鬼屋裡盤根錯節地展開。

文學的美在於,當我們在閱讀現實中的殘忍與暴力時,不至於心痛到讀不下去。作者很有技巧地把一連串的奴隸虐待事件分散成碎片般的記憶,再用如詩般的文字把血淋淋事件包裹起來。這些記憶碎片以不規則的時序出現,這的確增加了閱讀的困難度,卻也減低了閱讀時產生的心痛感。

若有興趣閱讀這本書,建議找一段夠長夠安靜的時間,一次讀一大段,因為書中碎片般的故事結構,很容易讓人讀一半就迷路或直接放棄,這樣就會不小心錯過一本很棒的書了。

It’s a really heavy story, painful but beautiful.

ps. 童妮.摩里森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女性作家。摩里森的小說從奴隸體制談到種族歧視,以既魔幻又寫實的手法書寫非裔美國人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