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的帽子》作者:Timothy Brook,譯者:黃中憲,2009
這本書的作者藉由五幅維梅爾的畫作,帶著讀者通往十七世紀歐洲航海霸權崛起的時代。在那沒有攝影機的年代,其留下的繪畫,給了我們現代人一絲窺見古代生活的線索。
荷蘭是十七世紀全球最強大的貿易國家。而「荷屬東印度公司」是荷蘭最主要與東方往來貿易的公司。它在梅維爾的故鄉「台夫特」設有會所大樓和倉庫,所以梅維爾的畫中隨處可以看到當時最時髦的東方商品,像是中國青花瓷和土耳其地毯。
作者在書中探討了幾樣當時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流通物品:北美洲的毛皮、中國的青花瓷、印第安人發明的菸草、南美洲的白銀,最後還有討論非洲奴隸販賣的起源。
這些物品在全球流通的旅程,在現代人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不論是經由大西洋還是太平洋,海象的艱險和沿途埋伏的海盜船,都增加了長途航海的危險性。偶然相遇的他國商船都直接砲彈相對,然後一船一船的白銀、青花瓷、菸草就這麼沉入海底3、4百年,一直到二十世紀才有海底考古團把他們挖出來。
我尤其對作者提到對於《天文學家》與《地理學家》這兩幅畫的觀點印象深刻。這兩幅畫道出了十七世紀歐洲人對「科學」的態度,這也正是往後三百年東西方國家在科學/科技發展上產生重大差異的分歧點。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人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他們強烈探索東方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引領著他們展開與東方國家的貿易之路,也因此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相對於西方人對東方的崇景與開放,東方人對西方人卻抱持著鄙夷抗拒的心態。清朝為了抵抗西方文化的衝突而施行了閉關自守的孤立政策,日本也因此開啟了長達兩百多年的閉關鎖國時期。
《維梅爾的帽子》這本書裡還有提到一個東西方國家對待「科學」的重要差異,就是「回饋機制」。例如,地理學家急切地想獲得世界地理的知識,而商船則是急切地想利用更精確的地理知識到東方進行貿易。所以地理學家不斷地從返航的商船上獲得最新的地理資訊,並對舊地圖進行修正,而商人則可以利用不斷更新的地圖到世界各地進行貿易。
這種知識與貿易不斷循環的「回饋機制」促使了科學新知在西方國家傳播開來。但是東方國家沒有這種「回饋機制」,相反的,東方國家在十七世紀施行的鎖國政策,不旦讓無知漫延,也阻礙了國家的發展。
— — — —
書中描寫這些航海貿易的過程寫得非常精彩,我看完這本書的激動程度,跟看完《槍砲、病菌、與鋼鐵》差不多激動。這兩本書都是揭開人類發展足跡的秘密,不同的是《維梅爾的帽子》著眼於十七世紀前後1、2百年的全球貿易,而《槍砲、病菌、與鋼鐵》討論的時間尺度比較大也比較久遠。
很可惜的是,我幾年前去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時候還沒有讀過這本書,在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裡看維梅爾的畫時,只能跟著語音導覽讚嘆著「好美好自然的光影啊~」
這本書的作者藉由五幅維梅爾的畫作,帶著讀者通往十七世紀歐洲航海霸權崛起的時代。在那沒有攝影機的年代,其留下的繪畫,給了我們現代人一絲窺見古代生活的線索。
荷蘭是十七世紀全球最強大的貿易國家。而「荷屬東印度公司」是荷蘭最主要與東方往來貿易的公司。它在梅維爾的故鄉「台夫特」設有會所大樓和倉庫,所以梅維爾的畫中隨處可以看到當時最時髦的東方商品,像是中國青花瓷和土耳其地毯。
作者在書中探討了幾樣當時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流通物品:北美洲的毛皮、中國的青花瓷、印第安人發明的菸草、南美洲的白銀,最後還有討論非洲奴隸販賣的起源。
這些物品在全球流通的旅程,在現代人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不論是經由大西洋還是太平洋,海象的艱險和沿途埋伏的海盜船,都增加了長途航海的危險性。偶然相遇的他國商船都直接砲彈相對,然後一船一船的白銀、青花瓷、菸草就這麼沉入海底3、4百年,一直到二十世紀才有海底考古團把他們挖出來。
我尤其對作者提到對於《天文學家》與《地理學家》這兩幅畫的觀點印象深刻。這兩幅畫道出了十七世紀歐洲人對「科學」的態度,這也正是往後三百年東西方國家在科學/科技發展上產生重大差異的分歧點。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人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他們強烈探索東方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引領著他們展開與東方國家的貿易之路,也因此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相對於西方人對東方的崇景與開放,東方人對西方人卻抱持著鄙夷抗拒的心態。清朝為了抵抗西方文化的衝突而施行了閉關自守的孤立政策,日本也因此開啟了長達兩百多年的閉關鎖國時期。
《維梅爾的帽子》這本書裡還有提到一個東西方國家對待「科學」的重要差異,就是「回饋機制」。例如,地理學家急切地想獲得世界地理的知識,而商船則是急切地想利用更精確的地理知識到東方進行貿易。所以地理學家不斷地從返航的商船上獲得最新的地理資訊,並對舊地圖進行修正,而商人則可以利用不斷更新的地圖到世界各地進行貿易。
這種知識與貿易不斷循環的「回饋機制」促使了科學新知在西方國家傳播開來。但是東方國家沒有這種「回饋機制」,相反的,東方國家在十七世紀施行的鎖國政策,不旦讓無知漫延,也阻礙了國家的發展。
— — — —
書中描寫這些航海貿易的過程寫得非常精彩,我看完這本書的激動程度,跟看完《槍砲、病菌、與鋼鐵》差不多激動。這兩本書都是揭開人類發展足跡的秘密,不同的是《維梅爾的帽子》著眼於十七世紀前後1、2百年的全球貿易,而《槍砲、病菌、與鋼鐵》討論的時間尺度比較大也比較久遠。
很可惜的是,我幾年前去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時候還沒有讀過這本書,在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裡看維梅爾的畫時,只能跟著語音導覽讚嘆著「好美好自然的光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