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張子午著,2019 


上星期讀這本書的時候,新店發生了可怕的隨機殺人案,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的腦袋陷入了各種矛盾的思緒裡。吳念真說這本書讓我們看見「試圖理解的可能」,但事實上要一般人去理解殺人犯真的非常困難,尤其在龐大的憤怒下,人們基本上連「嘗試」去理解都不太可能做到。

這本書是《報導者》的記者張子午從2016年到2019年,對精神疾病相關的重大社會事件所作的深度報導。書中以三個社會事件來切入討論精神疾病:林奕含的自殺(憂鬱症)、小燈泡事件(思覺失調症)、和龍發堂被勒令解散事件(精神疾病療養機構)。

作者用中立客觀的角度去描述事件中每個角色的觀點,受訪者從醫師、精神疾病患者、患者親友、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律師、到社工等。他不為每個角色下評論,只是如實的陳述他們各自的看法,並且在每一章的最後留下開放式的結尾,不作任何總結或批判。

這種沒有結論的結尾,逼迫著讀者拋棄好人壞人的二分法,進而去思考為什麼一個曾經天真的孩子會變成殺人兇手?父母是怎麼對待孩子才會讓他們走向自殺一途?國家社會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來預防這些事情發生?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才能讓精障者重新融入社會?

這本書提到很多層面的「理解」,不僅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創傷的理解,還包含對精神病患的家屬的理解、對社工人員工作的困難度的理解、和對精神病患進入日常社區生活的理解等等。另外還有對於殺人案判決結果的「理解」,其過程不是我們這些外行人想得這麼簡單,而判決也結果往往激起很多「反廢死」和「廢死」的辯論。因為台灣遵守聯合國頒布的「兩公約」的規定,所以不得對精神障礙者判處死刑。法官根據精神鑑定的結論來判刑,三種鑑定結果:心神喪失、精神耗弱、意識清楚的正常人,關乎到的是無罪、無期徒刑、和死刑三種判決。書中提到說,精神鑑定很多時候很主觀,有時法官還會拿到三種完全不同的精神鑑定報告,這時候要怎麼判決就只能靠法官的智慧了。

從書中訪談的各種角色所經歷的痛苦與挫折來看,對於精神疾病,我們要從「恐懼、憤怒」,走到「理解」,再到「包容」,似乎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本書從頭到尾,每個章節都在挑戰我既有的認知與價值觀。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產生很多彼此衝突的想法。而這些疑問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人可以給我正確答案,這是整個人類社會的難題。

ps. 如果你也喜歡會讓人思緒翻湧的書,那麼你一定要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