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nse of an Ending》by Julian Barnes, 2011
四十年前的青春回憶,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刻意遺忘的?主角過了平靜的大半輩子,一封信把他帶回過去,但卻不是他一直以為的那個「過去」。
「歷史必然產生在記憶的不完美和文件的不充分之交接處」,這句話是主角東尼回憶起高中上歷史課時,好友艾卓安為歷史所下的註解,這也是故事發展的精髓所在。
四十年過去了,東尼記憶中的背叛與憤怒,竟成了無法彌補的悔恨與遺憾。到底四十年來他錯過了什麼?誤會了什麼?摧毀了什麼?
這本書不能爆太多雷,但絕對是非常精采的小說!作者以優雅的步調與充滿哲思的文字佈局,短短一百多頁,但累績的故事張力十足,一直要看到最後才會知道四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 — —
書中一個橋段,是主角們年少時在學校上歷史課的場景,我看了很有感觸。歷史老師和學生在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因,學生們在彼此辯論中討論出三個可能的原因:
1. 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
2. 歐洲各國長久以來各種新仇舊恨的累積。
3. 一切事出偶然。而歷史之所以看起來有條有理,是因為人類說故事的本能,總是能馬後砲地給歷史加上一些意義。
看到這一段,很羨慕這種上課上式。從小到大的歷史課向來都是老師在台上念課文,從來沒有過這種討論。如果老師會帶著我們討論「二二八的引爆點可能是什麼原因?」「國民黨當初為什麼會輸給共產黨?」「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台灣戒嚴長達42年?」感覺小時候的我會比較喜歡歷史一點。
#2011年曼布克獎得獎小說
書中一個橋段,是主角們年少時在學校上歷史課的場景,我看了很有感觸。歷史老師和學生在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因,學生們在彼此辯論中討論出三個可能的原因:
1. 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
2. 歐洲各國長久以來各種新仇舊恨的累積。
3. 一切事出偶然。而歷史之所以看起來有條有理,是因為人類說故事的本能,總是能馬後砲地給歷史加上一些意義。
看到這一段,很羨慕這種上課上式。從小到大的歷史課向來都是老師在台上念課文,從來沒有過這種討論。如果老師會帶著我們討論「二二八的引爆點可能是什麼原因?」「國民黨當初為什麼會輸給共產黨?」「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台灣戒嚴長達42年?」感覺小時候的我會比較喜歡歷史一點。
#2011年曼布克獎得獎小說